近幾年,傳統行業在數字廣告營銷中,一直處于投入多,無回報的情況,為什么中國企業會走彎路,具體有哪些錯誤呢?
1、投入的廣告只為迎合老板的喜好
在服務客戶的時候,經常碰見這樣一種廣告需求,企業投入的廣告只為讓老板看到,甚至有的時候營銷人員因為企業老板習慣坐某一趟航班,就會特定在某個航班的頭等艙位置投入廣告,也有時候發現老板有特定的公眾號、APP,于是就在這些平臺投放廣告,來博得領導的眼球。
實際上,像這種情況的廣告都沒有什么影響力,因為老板看到的地方,其他消費者不一定看得到,這種行為只是一種儀式感,并沒有實際的意義,我們在投放廣告的時候應該思考,我們的產品、目標市場及受眾人群的關注點在哪里,然后從這些角度制定合理的營銷戰略,才能實現廣告的真正價值。
2、過分強調數字的含義,不做綜合的營銷分析
其實互聯網廣告巨大的優勢是追求量化值,如果你過度的強調數字的含義,很有可能是適得其反,例如,做三個廣告投放渠道,由于可以算出每一個渠道的受益利潤,所以我們比較容易降低的廣告回報率扔掉,保留回報率高的渠道,實際上互聯網營銷渠道的類別有很多,譬如一個搜索就是一個渠道,吸收了其他渠道的量化值,很多用戶都是沖這個量化值去投入的,結果其他渠道間也產生回報價值,那么回報率也就降低了,因此誤導了很多用戶的判斷力。
注:上圖為數字營銷策略
用傳統的方式做互聯網營銷
因為傳統的廣告需要做長時間的計劃,才開始依次執行,這是比較忌諱的營銷方式,由于互聯網營銷的本來就存在營銷優勢,加上互聯網的時刻變化,營銷的時間也是按照天數來計算,如果按照長時間的計劃執行,實際上是跟不上市場的趨勢。
大多數企業在做營銷推廣的時候往往不經過深度思考,只看中表面的營銷效果,因而在表面上做很多改變,用更多的行為忙碌去掩飾思考的空間,其實真正專業的營銷人員通過深度思考,不斷分析自己的營銷策略,才能更加深度的了解營銷意義。
在數字營銷領域沒有限定的標準,當然我們一直都是通過自己的設置的標準來衡量產品營銷紅利,不論是對產品還是對服務方面的付出,終的目的是實現企業產品可以脫穎而出,少走彎路,避免錯過這個數字營銷所帶來的巨大利潤。